当前位置:首页 > 汽车 > 正文

新华视点|“3小时旅游圈”为何持续圈粉?

  • 汽车
  • 2024-10-03 13:57:04
  • 19

  新华社北京 10 月 3 日电题:"3 小时旅游圈 " 为何持续圈粉?

  新华社 " 新华视点 " 记者杨湛菲、陈爱平、杜一方

  周五下班后直奔北京西站,乘高铁 2 小时 8 分钟后抵达邯郸,晚上打卡特色小吃店;周六周日游览东太行景区、响堂山石窟,一日山水、一日文化;赶晚上的高铁回到北京,迎接新的一周……这是北京 "90 后 " 男生小王忙碌又丰富的周末生活。

  近年来,围绕中心城市,以自驾、高铁为主要出行方式的 "3 小时旅游圈 " 圈粉无数。车程两三小时、为期两三天的 " 微度假 " 备受青睐。

   " 微度假 " 的兴起折射了旅游市场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哪些变化?

  周末小长假,到周边一座城 " 逛吃 "

  小王说,一开始他只是充分利用每个小长假,探索北京周边的县域乡村,后来逐渐发展到 " 换个城市过周末 "。

   " 比起远行的不可控,安排好每一个周末更重要。" 小王说,受他影响,身边不少朋友也开始尝试乘短途高铁,开启周末 " 微度假 "。

  一线、二线城市中,利用周末深度 " 逛吃 " 周边一座城的年轻人越来越多,"3 小时旅游圈 " 内的出游热度持续攀升。

  多家平台数据显示,刚刚过去的中秋假期,中短距离的 " 微度假 " 相关订单增速领先,省内跨城、邻省跨城的高铁游、自驾游增势尤为明显。

  根据携程平台的数据,假期高铁出行订单中,出游半径约为 361 公里,较去年中秋、国庆假期前三日缩短近 30%。同程旅行数据显示,长三角、珠三角、京津冀及成渝城市群、中原城市群等城市群的中短途出游需求旺盛,3 小时以内的高铁出游市场最为活跃。飞猪平台上,中秋假期国内租车预订量环比端午假期增长 31%。

9 月 16 日,游客在河南省开封市开封府门前观看《开衙迎宾》仪式。新华社发(李俊生摄)

   " 这么近,那么美,周末到河北 "。这句朗朗上口的宣传语,如今已成为网络 " 热梗 ",为河北旅游 " 引流 "。大数据客流统计显示,2023 年,河北省是北京游客首选目的地,近 40% 的北京游客在选择外地出游时以河北省和天津市为目的地。

   " 我们希望依托京津冀及周边省份超大规模周末旅游客源市场,打造国内一流周末旅游产品、服务、环境,让游客把‘河北周末’过成‘河北节日’,畅享美好旅游生活。" 河北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说。

  上海面向江苏盐城、浙江嘉兴和衢州、安徽六安和淮北等城市推出旅游专列线路;重庆铜梁区、垫江县等加强文旅融合,建设成渝地区 " 微度假 " 旅游目的地…… "3 小时旅游圈 " 持续释放市场活力。

  新交通、新诉求、新体验

   "3 小时旅游圈 " 是怎么形成的?

  首先是交通越来越便捷。

  早上从上海出发,中午便可在西湖上泛舟,或置身安吉民宿,或与黄山上的迎客松挥挥手、咬一口美味烧饼。同样,这些城市的居民,可以乘高铁在 3 小时内抵达上海,度过美好一天。

  当下,高铁和城际轨道交通越来越普及,城市群间的联系日益紧密,周末跨城度假正变得和跨城通勤一样平常。

   " 乘坐高铁、动车出游,行程准时可控,交通快捷便利,在目的地可安排更悠闲的行程,适合我们中老年人出行。"68 岁的上海市民钱先生说,从市中心的家乘地铁到虹桥火车站进站检票全程仅约 1 个小时。

  其次,人们的出行需求越来越多元。

   " 微度假 " 满足了人们对短暂 " 离开 " 的心理需求。与通常的 " 度假 " 相比,它不仅是距离上的缩短,更是一种体验的浓缩。

  小王告诉记者,工作之后可支配收入多了,时间安排也更自主了,可深入探索 " 小众 " 目的地,而且 " 说走就走 "。

  还有人享受和亲友出行的 " 慢时光 "。" 最大限度压缩赶路时长,游玩时间很充裕。" 贵阳游客彭女士一家三口利用小长假乘高铁到四川乐山旅游,她认为,现在吸引他们的不再是走马观花的 " 打卡 " 式观光游,而是用两三天融入当地生活,感受不同风土人情。

  此外,旅游目的地业态越来越吸引人。

   36 扇高大的雕花木门轻启,演员曼妙起舞;舞台上光影变幻,不时落下层层水帘…… " 太震撼了!" 观众们不约而同发出感叹。

2023 年 7 月 23 日,演员在 " 只有红楼梦 · 戏剧幻城 " 公园剧场表演节目。新华社记者 王民 摄

  河北廊坊 " 只有红楼梦 · 戏剧幻城 " 剧场中,融合情景装置艺术与舞台沉浸技术为游客带来全新体验。无论是自驾、高铁还是乘坐直通车从北京出发,都可在 2 小时内抵达。

   " 为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 "" 为一次户外体验奔赴一座山 ",近年来,各个目的地开发多样文旅业态,让 "3 小时旅游圈 " 内的游客不虚此行。

   " ‘微度假’为游客带来‘快旅慢游’的新体验,促进了旅游业的现代化进程,还为更多地区的发展、更多人群的高质量就业提供了机遇。"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。

  提质升级还需全面加力

  记者注意到," 微度假 " 走红后,一些新兴目的地出现同质化建设、营销加码等问题。很多游客亲身去所谓 " 小阿勒泰 "" 油画仙境 " 时发现上当:" 沙滩 " 实际上是建筑工地、" 草原 " 已成荒草地、蓝天碧水全靠滤镜……一方面,这些出于急功近利心态打造的名不副实的 " 精致 " 景观,有损旅游业口碑;另一方面,"3 小时旅游圈 " 内往往地缘相近、文化相似,旅游资源开发还应更多考虑深挖特色、统筹共享,差异化发展。

  此外,有游客为收获更为 " 野生 " 的旅游体验,到城市周边尚未开发的山区、水域游玩,并在社交平台上推荐给其他游客。这些行为背后的安全风险隐患不容忽视,平台和监管部门应负起管理责任。

9 月 6 日,铁路杭州客运段工作人员在 G9505 次列车上介绍杭温高铁沿线旅游景点。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

  还有 " 最后几公里 " 的问题已日益显现。快捷抵达后租车停车不够方便、景区承载力有限等令不少游客 " 吐槽 "。

  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楼嘉军分析,各地要重视优化 " 铁路+景区 " 旅游线路和交通方式,完善高铁站到景区的接驳;优化游客 " 热力分布图 ",及时提醒游客分流;借助科技手段,提升游客出入效率等。

  多位业内人士认为," 微度假 " 兴起体现出游客消费观念的转变,传统依赖购物带来的旅游收入有所下降,精神娱乐消费需求增强。这就要求目的地提供的服务进一步同游客需求相匹配。除了高品质住宿需求,美食、艺术、社交、健康、娱乐、亲子互动等软性需求应受到关注,拓展多元消费场景。

   " 面向未来,‘微度假’目的地还需花更多精力去建构并推广适应时代发展的旅游形象,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,引进金融和产业资本、培育经营主体,不断提升旅游者的满意度和当地城乡居民的获得感。" 戴斌说。